大卫·林奇:一个阳光的怪人走了,他的谜还在
消息来得很突然,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梦。
大卫·林奇,这位拍电影比解梦还厉害的大师,走了。
有人说他是个天才,也有人说他是一个拍出来的东西全靠观众填坑的“谜语人”。
不管你是他的铁粉,还是带着一脸问号看过《穆赫兰道》的人,今天都免不了为这个名字停顿一会儿。
说实话,大卫·林奇的去世并不完全是“意料之外”。
毕竟他年纪也不小了,电影圈的老革命了,可一旦这个消息真的摆在眼前,还是让人心里空落落的。
毕竟,在这个越来越追求快餐和简单的影视时代,像林奇这样“死磕”艺术本质的人,已经很少了。
---他拍电影,跟别人不一样
要说大卫·林奇的电影,你首先得承认一点:他不是给你讲一个简单故事的人。
他的电影,就像一幅画、一首诗、一场既真实又虚幻的梦。
看懂了是命,看不懂是人生常态。
像《橡皮头》,你要是跟朋友说“我看懂了”,十有八九朋友会觉得你在吹牛。
《穆赫兰道》更是观众的“噩梦”,这片子到底讲了个什么,谁也没能下定论。
有人说是爱情,有人说是梦境破碎,有人甚至怀疑导演自己也不一定知道结尾是什么——但这就是林奇的魅力。
他从来不告诉你答案,只让你在画面和情绪中,自己去找感觉。
不过,林奇并不只是“故弄玄虚”。
其实,他拍电影是很讲究门道的。
他喜欢用超现实的手法,把人性最隐秘的部分掰开了揉碎了给你看。
比如《蓝丝绒》,一边是小镇的阳光和歌舞,一边是压抑的暴力和欲望,好人和坏人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掺杂在一起。
他的电影告诉你,生活其实没有那么简单,光明和黑暗总是共生的。